商业银行也不得直接给自己发放贷款用于自身开支,而只能向其他社会主体发放贷款。
其二,充分就业背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不容忽视。随即在今年4月底,美国债务总额就突破了30.3万亿美元,较2020年1月底增加了7万亿美元左右。
根据该报告,未来10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占GDP比率将持续高于120%,到2032年将超过45万亿美元。在笔者看来,以上还只是基于美国经济温和增长前景的乐观预测,未来的实际情况可能更差,回顾CBO最近几次报告,几乎每一次都会上调美国的债务压力预期随即在今年4月底,美国债务总额就突破了30.3万亿美元,较2020年1月底增加了7万亿美元左右。民主党内部就经济刺激计划的资金规模、富人征税、气候变化、债务等问题上分歧较多,在美国基建法案经历缩水后,《重建美好未来法案》已停滞不前。供给侧依然紧张,4月反弹之后5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再度回落,新订单和出货量均明显下滑。
2020至2021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比例连续两年在130%以上,2021年底达到133.6%、超过二战后历史峰值。4月美国零售数据依然旺盛,但剔除通胀之后的实际消费增速已在回落,补贴政策退潮叠加高通胀之下,后续居民消费难以持续繁荣。2017年英国政府将绿色投资银行出售给私人,这标志着英国绿色金融发展开始由政府引导+公私合作向市场主导转型,也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秉承的自由主义经济理念。
然而,泥炭地的退化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虽然英国在早期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从2009年开始,英国只有相对较小的比例用于早期清洁技术。为了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估计,到2050年,英国的家庭需要将排放量减少80%以上。中国也在发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重视学术机构的参与,推动金融机构与学术机构的合作,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通过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数据与分析服务,帮助其面对气候风险,进行绿色投资。
虽然中英在绿色金融发展的模式上存在差异,英国是自下而上模式,前期是以非政府组织为主导力量,英国政府是在绿色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参与其中的。为了完成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英国开始重视泥炭地的恢复,承诺通过自然气候基金投入6.4亿英镑(约8.5亿美元),在2025年之前恢复泥炭地3.5万公顷。
绿色房屋改造贷款的参与家庭可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进行分期付款偿还贷款。在英国现有的2900万户家庭中,目前只有800万户符合最高的能源标准。此外,伦敦证券交易所还提供一系列二级市场交易功能,以便发行人能够为投资者提供适当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机制。虽然这些数据证实了泥炭地恢复将改善英国的社会福利,但许多好处是以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形式出现,因此,迄今为止的恢复工作主要依靠公共资金。
第三,在国际投资者基础方面,SBM为可持续融资提供规模大、成熟和以长期投资价值为导向的投资者基础,并且伦敦证券交易所一直保持与投资者的积极互动,以便通过创新和有效的政策来支持市场。(五)中小型清洁技术企业的早期投资:目前能投入的资金依然偏少,有赖于政府的积极推动 减少碳排放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提高投资并克服当前的市场失灵,即私人投资者认为投资的风险超过潜在回报,投资者没有因绿色投资获得适当的报酬。2012年英国政府全资设立绿色投资银行,采取了提供担保、股权投资等方式为绿色项目提供资金,带动私人投资,尝试解决绿色金融发展中的环境正外部性问题和风险问题。政府的有效引导和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相结合,才能促进绿色金融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格局。
Owen(2019)研究的7个案例中大多数都经历了不到3个月的相对较短的搜索时间。据报告中对于社会效益的估计,恢复成本比范围为1.3: 1 -8.9: 1。
从细分领域来看,英国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交易市场、私人资本参与泥炭地恢复、政府促进中小型清洁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等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创新性突破。随着经济增长过程中对土地需求的日益增加,英国许多泥炭地被排水疏干,转化为耕地、牧场和林场,使之失去碳汇功能,并转变为碳源。
2019年,英国发布《绿色金融战略》(Green Finance Strategy),其核心要素是金融绿色化、融资绿色化和紧握机遇。2021年,英国政府为散户投资者发行全球首支主权绿色债券,使个人能够支持绿色项目,英国政府也因此成为了英国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主体。CBI追踪并展示绿色债券的发展变化,通过开发绿色债券标准和授权评定资质维护绿色债券市场的秩序,并为政府和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策略和建议。绿色气候基金在中国支持的首个项目是在2019年底批准设立的山东项目,未来可进一步争取获得来自绿色气候基金的更多资金支持。为此,英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新的绿色技术顾问小组(Green Technical Advisory Group, GTAG)来推动《绿色分类法》(Green Taxonomy)的制定和实施,使该分类法在欧盟分类法的基础上更加适合英国市场。可持续债券可以通过欧洲领先的公共部门债务电子交易平台MTS进行交易。
2002年,英国建立全球首个排污权交易体系(UK Emission Trading Scheme,UK ETS),开启了绿色金融支持低碳发展之路。尽管UKIIF受到英国商业银行的监管,但它是私人经营,以基金中的基金(FOF)的形式运作。
该计划的重点是为效率最低的住房或为面临燃料贫困风险的人提供住房。第二,具有世界级的市场参与者,SBM发行主体包括超国家组织、主权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比如英国、中国、印度、中东、加拿大的首批认证绿色债券以及来自亚太地区和美洲的首批主权绿色债券。
巴曙松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2001年,英国成为全球首个开始征收气候税的国家,并推出了相应的气候税减征措施。
该部门预测这一计划最终将支持47500个家庭的能效措施,在12个月内支持多达5600个工作岗位。2019年,英国成为首个立法承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主要经济体。在针对个人的绿色信贷方面,巴克莱银行推出了绿色信用卡产品,持卡者在合作企业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时,不仅可以享受较好的折扣,而且借款利率较低。据估计,英国这些项目在2030年可以支持海上风电的60000个工作岗位和氢气项目的8000个工作岗位。
虽然这具有偶然性,但突出了UKIIF和现有风险投资联系的及时性,以及该计划与企业资金需求的极佳契合度。虽然英国的一些生态系统的服务利益目前可通过市场进行估值,并为私人投资者提供奖励,但部分利益仍然采取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的形式,因此还需要一定程度的协调和优化。
该储蓄债券将为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运输等领域的项目提供资金,将在绿色金融产品主流化、为气候和环境目标吸引专用资金、改善基础设施以及创造绿色就业机会方面发挥核心作用。英国政府出资与多所大学合作建立了绿色金融与投资中心,目的是搭建一个学术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平台,学术机构为金融机构提供绿色投资的建议。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促进更大范围的标准趋同,从而推出更多适应全球标准的绿色金融产品。从整体政策设计上看,当前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如何解决绿色投资的外部性问题,社会资本的参与和政府力量如何有效协作?第二,如何防范企业或产品夸大绿色成分或者没有绿色成分欺骗消费者这类漂绿风险?第三,面对气候风险这一全球性问题,在绿色金融领域如何加强国际合作?从细分领域看,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投资等如何进一步创新发展? 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实行绿色低碳转型的欧美国家,一直走在欧美绿色金融发展的最前沿。
比如在泥炭地的恢复方面,英国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摘要:英国作为欧美首个立法承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国家,在绿色金融领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了证明这一承诺,除了绿色支出的环境影响之外,英国财政部还将报告绿色支出的社会共同效益。2009年,世界银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布首支绿色债券。
英国碳市场监管体系的设计由碳排放监管和碳交易监管组成,具体包括碳排放量数据监管系统和碳信用交易监管系统。此外,具有丰富可持续投资经验的全球指数、数据和分析提供商FTSE Russell为客户提供可持续投资数据模型、评级、分析以及涵盖数千个遍布全球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的公司的指数,指数包括FTSE4Good,FTSE Smart Sustainability,FTSE Green Revenues,FTSE Climate WGBI和FTSE ESG。
从整体政策设计上看,英国强调社会资本与政府力量的有效结合,同时,透明公开的信息平台和广泛的国际合作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政府可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绿色融资的政策激励力度,比如英国创新投资基金的探索就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通过设立绿色金融专项基金,促进公私合作融资,提高早期风险投资水平。
第四,信号传递角色,即建立起其投资决策值得信赖的声誉,进而其投资行为可以作为信号吸引更多的私人投资者。该战略的目标在于:第一,通过政府参与,使私营部门的资金流动更清洁更环保。